文章

夢與自由聯想

圖片
01 這兩天早上醒來,夢境中都出現相同的情境: "我走出去了,但卻又回頭了,走回去,總是放心不下,走回去看。" 這重覆出現的情境讓我很在意,於是,我決定使用"自由書寫"結合解夢技巧,一探究竟。 自由書寫 ,是精神分析學派中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 ) 的一種,在 《 夢的解釋 》 一書中,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依德,就是使用自我分析對他自己的夢境作出解釋;而在臨床治療上,他運用自由聯想去找到來訪者壓抑在潛意識內的致病情結或矛盾衝突,從而幫助來訪者達到心理健康。 我在"分析"後(步驟省略),我發現在夢境出現這樣的情境,是因為我有 顧慮 ,所以我總是放心不下,回頭看,然後引申出我在現實生活中的顧慮 。 02 我想再進一步去探索 我的顧慮 是甚麼,於是,我使用了OH卡,抽到下面這一張卡。 看見這圖卡的第一眼,我感覺 我先要拿抹布擦地板 ,然後同時 把杯子拿起來 , 再用抹布把破碎的玻璃掃到垃圾桶 ,這不就完成了,舒服了😊👩😮😲OH! 整個過程給我的感覺是過程的 順序 ,讓我想到, 因為我在創業中,也時不時會出現一些問題,導致我前一個工作未完成,新的工作又來到了,令我遲遲不能夠完成工作,形成困擾,這就在夢境中反映出來了。 解夢讓我感知到,我要把以前的工作先完成,才能勇往直前,不再回頭看。如果我沒有做這個分析的話,估計時間一天一天地過,我還被困在胡同裏。 03 我曾在網上看見過這麼一個案例: "一個病人一年四季都覺得冷,手腳冰涼。在潛意識層面,他把人際關係的冷,轉化成了冷的軀體感覺。一但他領悟了這個解釋,冷的感覺就有可能減輕甚至消失。" 這就是把潛意識意識化的作用,而潛意識也是有分等級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到達深層。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可避免,我們總是會很貪心,甚麼都想要,甚麼都想做好,又或是在職場中,一份工作還未完成,新的工作又被上級安排下來了,但只要我們有良好的覺察能力,把潛意識帶到意識中,找到困擾住你的原因,你就能更早調整自己,更快走出你的困擾,不用再耗費心力被困在牢籠裏。 這就是自由聯想與OH卡配合使用的功效。 自從我把夢解後,把我之前的工作完成了,就沒有再夢到一開始說的重覆夢境了。 我是Candy,是一名國家心理諮詢師,擅於應用OH卡解夢,我亦編寫了一個自我療癒課程,在裏面,我...

關於書寫療癒,書寫真的能夠帶來療癒的作用嗎?

圖片
  說起“書寫療癒”,我對這療癒方法有很大的感觸,也因為它是我踏進心理工作的起源。 書寫真的能夠帶來療癒的作用嗎? 記得很多年前,我陷入了人生的困惑,我情緒受到困擾,在工作上,家庭上,感情上,學業上,身體健康上都有挫折,讓我傷痕累累,我找過很多人傾訴,無論怎麼把心中的壓抑釋放出來,都沒有用,我還是很痛苦,直到我走進書店,有緣地看見了“書寫療癒”,我跟著它的方法去做,從此,我有了新的看法,心被療癒了,人生也從此不一樣。 如果書寫真的能帶來療癒,那它是怎麼發生作用的? 劍橋大學心理學博士 傑夫·畢帝Geoff Beattie 曾經說過"要修補破碎的心,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沉溺在悲傷的情緒裡,也最好不要消極等待悲傷自動消失,寧可把它寫下來,專注在別的事情上,反而比較好"。 哥倫比亞大學的 史帝芬·李波 和 美拉妮·葛林柏格 曾經做過實驗,要人寫下自己的分手經驗,再研究這種做法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研究發現,他們對前任伴侶較無怨恨,對分手這件事較無罪惡感,較少侵入性思緒所苦,也較少出現逃避的行為。 為甚麼寫出來會有幫助呢? 這過程對慣性有關,這種寫作行為,等於是讓當事者反覆接觸那些痛苦的回憶,不讓他們將這些回憶塵封在心底深處,是一種"暴露療法",能讓負面情緒慢慢遞減。 此外,寫出傷心往事和最深的感觸,可以讓自己成為情緒的主人,挖掘出心裡所有的想法,並且將其做出條理分明的敘述,這樣一來,就不會再像一連串故事底下的受害者了。 當然,這樣的寫作方式也等於是強迫你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評估整個事件,並用新的角度去看那件讓你傷心困擾的事情。 就正如,我們倉促把事件藏進我們的心櫃裡,但它卻充斥著惡臭的味道,於是你就打開心門讓它惡臭的味道消散,但源頭的味道還是不停的瀰漫出來,這時我們需要查看惡臭味道的成因,然後調和整理,直到臭味消失了(可能變成花香味了),就可以在心櫃找一個適當的地方,讓它永遠留存,而不再突然影響著你。 上面的文字意思就是說宣洩情感並不足夠,而我就是利用書寫療癒的方法,在宣洩情感的同時,也能重新組織整理,產生新的看法,在心中留一個位置,讓它能舒適安靜地留在這。 多年後,我成為了一名心理教育導師,最想開的第一個課程就是"書寫療癒工作坊",現在已正接受登記,不要猶豫了,給自己一個重獲新生的機會,同時也能夠訓練你的組織力,啟發思維,我還會在課程中給予你指導,讓你走向心理健康。 書...

你有被父母情绪勒索吗?

圖片
現實家庭中普遍都存有爭吵,子女與父母,妻子與丈夫,哥哥與弟弟,有些時候還會動手打起來,隨著媒體廣泛報導,人們都認知到身體暴力是不對的,但精神暴力卻深深的紮根在每一個家庭裡,不被重視。     "我爸每次不順他意的時候,都會用髒話罵我,說我是不孝的女兒,我心裡很難受,我自問用心對待,現在被他這樣說我不孝,我真的很辛苦,他說的都是對的,我永遠都是錯。"     早前有一名朋友這樣對我說,我很深刻。     她說話的時候,面容扭曲、氣喘、激動、手也在發抖,我連忙給她一杯水,讓她先平靜下來。     看起來,她已經被長久折磨,但始終是父親,該怎麼辦了?     知名心理學家 蘇珊‧佛沃 在 1997 年提出了有一種精神暴力叫 【情緒勒索】 ,是一種 利用責任感、罪惡感、恐懼感、挫敗感等等,讓被勒索者產生負面情緒,從而在內心發酵,造成身心障礙。   其後在 2017 年,台灣的諮商心理師 周慕姿 ,根據中西文化的不同,融合了亞州的社會文化,提出【孝順】是加重情緒勒索的力量,還提供 破解的方法 ,我在文章中也會簡要介紹,這一本書非常建議大家看看。 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你是否被情緒勒索了。     你是否被情緒勒索了     勒索你的通常都是與你有關係的人,例如家人、伴侶、上司、同事、同學、老師等等,想一想,你是不是覺得除了去順從他們的要求,你別無選擇。 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被情緒勒索,可以先問問自己以下三條問題:     1. 你的人生總是在滿足別人嗎?     2. 如果不這麼做,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很糟糕?     3. 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願意拿自己的人生去滿足別人?     如果這三個問題你常常都問自己的話,那你很有可能已經陷入了情緒勒索的關係中了。     情緒勒索的三大元素     台灣的諮商心理師 周慕姿 在書中提出了,在情緒勒索中,是由三大重要元素組成:     1)...

電影看人生 - 緝魂

圖片
  緝魂 2021年1月29號上映,由演員張鈞甯和張震主演,故事曲折離奇且帶點懸疑,要緊貼劇情再加上腦力才會明白在說甚麼,要看的人要注意哦~~~整套戲是會讓你身心還有腦袋緊繃的,而看完這套電影到最後給我的感想是 "苦了孩子" 。 自從我做心理諮詢後,我看完電影,都會有一些貼合 現實生活 的知識點想跟大家分享,因為可能你認識了,你的認知行為不一樣了,你的結局就不一樣了。 為甚麼我會說 "苦了孩子" 呢?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母親打兒子的那一幕,母親把她對丈夫的怨恨 不能控制地 發泄在兒子身上,但兒子對母親是有依戀的,在他的成長階段,母親對他的照顧,給予他的愛,都讓兒子離不開母親,他是愛母親的,他沒能反抗他母親對他的打罵,他怨恨著爸爸,到最後兩人相擁一起哭泣。 在這裏,你看見甚麼問題了? 我看了就很心酸,母子倆都很愛對方,為甚麼結局是這樣了? 可能你會說"不就是父親不對,都怪他", 他們的婚姻的確是做成悲劇的成因,但孩子是無辜的, 自己處理不了,就找人幫你吧, 不要以為找心理醫生就是瘋了, 其實所謂的心理醫生也有分心理輔導員,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商師, 心理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等, 而且心理的變化都是有過程的,不會一下子瘋了, 剛開始有點不適便應找心理諮詢,通過專業的傾訴,找到內在的問題,給予自己力量,踏出限制你的框框, 這都是能做的,方法有很多,只是情緒控制了你而已, 諮詢或治療後,相信母親看法改變了, 結局就不一樣了, 孩子也不會活在怨恨和悲痛中了, 但一直拖下去,到最後時間長了,即便是精神科醫生也無能為力了, 我也看見過,許多精神病患都仍活在過去當中, 醫生用藥控制病情,但仍需要自身的力量走出心中的陰霾, 因為力量都在你身上,別人不能幫你走你的人生。 希望看見這一篇文章的家長們,審視自己,有否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在你們的子女身上了? 總是 覺得自己沒問題,自己是對的,只會苦了自己身邊的人, 觀察一下你身邊發生的人事物,還有你自己內在的聲音, 多聆聽,多覺察,你就會知道你的路該怎麼走, 勇敢處理夫妻間存在的問題,這對你或你的孩子都有好處, 不要苦了孩子。 p.s.到最後的結局,她們對望著,演員流露出的情緒讓我覺得"她"就是她老公吧,另外,這樣一起坐牢,不也是苦了"另一個"孩子嗎? Update(11/03/2021 12:07) 免費學習...

夫妻如仇人?有咩辦法?

圖片
  昨天看晚上十點半的電視劇"香港愛情故事",看到一個片段好有感觸,就是白彪和龔慈恩(劇中飾演夫妻) 的互動,劇入面龔慈恩見白彪空肚食藥傷身,好心請他食粥,之後白彪自動幫忙洗碗,看到這裡兩夫妻有來有往,氣氛融洽,但問題就出現在之後的"鋼絲刷"到,對白節錄如下: 龔:"你幹甚麼?" 白:"甚麼,洗鍋嘛。" 龔:"鋼絲刷會刮花易潔鑊的。" 白:"它是用鐵做的,哪那麼容易刮花,你真是愛大驚小怪。" 龔:"你刮花了塗層,會黏鑊的。" 白:" 你不說我怎麼知道。" 龔:"不知道就問。" 白:"真是好心無心報,幫你做事還那麼多廢話。" 龔:"幫我?這個家你也有份,本來就應該做,洗個碗就了不起。" 白:"你自己做了,下次休想我幫你。" 龔:"總是自以為是。最好,別給我添亂。" 白:"離曬譜。" 以上對話我好有同感,因為在我家中也曾經出演一模一樣的劇情,大家有無經歷過?看以上對話,你們認為是哪裏出現問題? . 我看鋼絲刷是導火線,因長期積落的恩怨令關係差,龔而語氣也差,當然白彪被粗聲粗氣對待,誰也不會開心,罵戰就此展開。 而龔上面講"幫我? "這兩隻字特別大聲,因多年來為家庭付出而無功勞,做甚麼都覺得是應份,得到的卻是丈夫的批評和嫌棄,那又怎麼會快樂呢? . 點樣可以解決? 增強觀察力和表達力。 觀察:妻子的付出要看在心裏,丈夫的善意要看在心裏,而你可以看得比這多更多。 表達:看在心裏之外,還要懂得表達,用字詞要正確,有心學就會做得到。 . 這可以用心理學的行為學習論分析,增加積極行為,我們用獎賞;減少厭惡行為,我們用懲罰,簡單講,讚美是獎賞,批評是懲罰。而我們在上述對話看見都是批評多,白彪要面子,不認錯,講的說話句句都唔輸得,他想用批評去減少龔怪責他的行為,但這批評引致結局是夫妻不和並不是原意?其實白彪是疼愛龔的,我記得劇中有一幕,他買了龔最愛吃的芝麻糕,但最後充滿愛意的芝麻糕未向龔表達出,他自己就發脾氣入左房(詳情可看第6集),這就是表達錯誤,形成了夫妻關係破裂的結局。 . 除此之外...

給對人生感到困惑的你

圖片
 想一想,我是怎麼認識哈克老師? 在我輔導的工作場所旁邊有一圖書館,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心理學書籍,有教科書類,有學術文獻,有心靈小品,有個人成長類等等,那時候我跟我輔導的同事在談話,聊著有這麼多書,該看哪一本好了?我的同事立刻推薦給我兩本哈克老師的書,其中一本就是"做自己,還是做罐頭?",還說他是敍事療法大師,抱著好奇心,我就借了這兩本書回家,看完之後,我立馬要買這兩本書,真的很想自己也擁有一本💗,因為真的很受用,想知道有多神奇,就接著看下去了! 書裏面說哈克老師從前也不是讀心理的,他跟隨家人和社會的期望考上了清華大學電機系(距今約33年前),他柔軟,他敏感,他情感豐富,就在他大三那一年,他發現他自己的心裏的聲音越來越強大,最後轉修生涯諮商,還成為博士,做教授,現在在台灣舉辦心理工作坊,並有多本著作。 而在這一本書"做自己,還是做罐頭?",我學習到兩樣東西,第一樣是"並存",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不好的一面我們通常都會壓抑起來,不接受擁有這樣的自己,例如愛哭的,失敗的,不聽話的,不合期望的,不成功的,受過傷害的等等,我們會很努力的去否定這樣的自己,但這樣做,反而令自己更辛苦,但是該怎麼辦? 其實這些都是自己,我們要接納這樣的自己,先找一個自己強大的特質,或者自己的優勢都可以,例如有信心,有能力,有學識等等,接著對自己這樣說: (下面是例子) "是的,我是愛哭的,失敗的,不聽話的,受過傷害的。" "是的,同時我有信心我有能力走過去,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 "是的,這兩個都是我。愛哭的,失敗的,不聽話的,受過傷害的是我,有信心,有能力,受過專業訓練的是我,這兩個都是我。" "是的,這兩個都是我,而我比這兩個還要多更多。" 通過做這個練習,這些話就會在你的腦海中浮現,把你一直排斥在外,否定的自己,用你自己的能量把它"拉"到你的身邊,在你的心中能留一個位置,讓這些否定的自己有居身之所,並用自己的能量擁抱它,這樣,被你排斥在外的自己就不會慌張了,而能靜下來,成為你的一部份。 今天,試一試用這樣的句式,跟自己做這個練習吧,把你的感想跟我們分享😄。 剛開始我說過我學習到兩樣東西,而另一樣,我將在下一篇文章用隱喻故事告訴你。 想讀這書的朋友,可點擊下面連結購買,最近還有折扣呢。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

參與式休閒"與"旁觀式休閒"

圖片
 "參與式休閒"與"旁觀式休閒"是甚麼? 先說"旁觀式休閒", "旁觀"顧名思義是坐享漁人之利, 只要花費錢財, 就能夠得到服務, 享受, 如看電影, High Tea, 到五星級酒店宅度假, 和旅遊等等, 都是"旁觀式休閒". 像我前陣子也到西安來了一趟古文化之旅, 當刻是可以忘卻所有煩惱, 快快樂樂地吃喝玩樂, 但回到澳門這熟識的地方後, 所有煩惱, 所有記憶都湧回來, 不知道你們會否試過? 我在以前的工作時長期都這樣, 旅行時是天堂, 工作時是地獄, 這是我為何離職的原因, 我不想我長時間生活在地獄中.  那以前在我長期的地獄工作中, 又是如何療癒我自己? 我就用了"參與式休閒". "參與"即有投入有付出的, 如爬山, 打羽毛球, 健身, 做菜, 做甜品, 咖啡拉花, 種植物等等, 這些都是"參與式休閒". 我就特別喜愛咖啡拉花, 和種多肉, 自己親力親為, 動手製作, 緃使中間過程很多工夫(如清洗器具, 研磨咖啡, 打奶泡, 拉花技巧學習, 多肉的光照, 生長特性, 泥土, 裝飾, 澆水等等), 那個成功的滿足感比起用錢買回來來得大.  學會在生活中善於運用這兩種方法, 便不會落入"工作忙賺錢, 休息忙花錢"的狀態, 讓兩者並存, 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而在這一系列療癒下來, 終於讓我能擁抱我自己.💖 看見多肉的新芽, 覺察新一天來臨.  免費學習更多 👉 【你的人生只是缺少了5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