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努力越得不到讚賞?一般人不會發現的迷思
有沒有小時候,總是被要求成績好,於是你很用功讀書,為的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讚美,又或是,在親戚朋友面前,總是被拿來做比較,常常說誰家的孩子多好,而對你呢,總是雞蛋裏挑骨頭,處處都不滿意,你也因此感到傷心。
當時年幼的你,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只好拼命努力,認為著「這個世界上,只有拼命努力優秀的人,才配得到讚賞,才是對的」,到之後長大了,也要求伴侶同樣要做到你心中想的,漸漸對他感到不滿,另外,在工作上,你非常拼命努力,但反而沒有得到公司的讚賞,於是你在公司的日子漸漸變得不愉快,一直以來的信念被打擊,不知道該如何生存下去。
01情結
以上說的,除了一些外界的原因,其實童年時父母這樣的「過度行為」,已給子女埋下了情結,影響著他將來對人處事的價值觀。
情結:讓自己不斷拘泥並感到自卑的情感,若以理性或客觀立場來判斷時,根本是一件沒有甚麼大不了的事,就是偏離了意識所能控制的感情。
例如說:一個很瘦的人說自己胖,一個身材均勻的人說自己腿粗,而事實上,只要仔細觀察周遭的人就能發現,有不少人與他的腿一樣粗,甚至還要粗,都能夠開心快樂地過日子,但是在他心裏就是拘泥於腿粗的事情上,感到很難為情,自卑,可能以一般人的眼光來看,說不定認為當事者的腿根本一點都不粗。
因為情結就是一個偏離理性的潛意識產物,每次說到腿的話題,他就會面容扭曲,大聲說道:「反正我就是覺得自己腿粗!」(對方突然大聲爆發的時候,你就要注意了,這就是碰到情結的部份)
若我們不去理會,任由這些「情結」生根發芽,久而久之,就會讓當事者的人生蒙上一層陰影,甚至導致心病的產生。
02親子關係與情結
情結是在與他人的人際關係中,因為某些特殊原因而形成,而這一種原因,對小孩子來說,父母正是接觸最多最頻繁的他人,所以小孩子很容易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而造成心理有某種情結產生的情形。
但很不幸的是,通常父母都不曾察覺到自己便是孩子產生情結的來源,就以文章一開始的例子來說,父母總是不知不覺中將個人的價值觀貫注在孩子身上,希望子女優秀,努力讀書,認為批評就是把子女教好,但這樣「過度」的做法和「自以為是」的教育方針,往往就令孩子印下只有拼命努力才有飯吃的情結,可能這也與管教模式有關,印下了權威的象徵,小孩就容易聽話多了,聽到這裏,這文章並不是要你責怪父母,因為其實他們也是從上一代的權威複製過來的。
而在這樣的情結下,小孩心理開始產生了「如果要獲得別人的愛,就必須夠優秀才行」的迷思,當他成長離開父母之後,這樣的情結會不知不覺中在人際關係中生根發芽,要求自己優秀,要求別人優秀,「我這麼努力不對嗎?」「努力不應該得到讚賞嗎?」,但在社會上,評價不同於在學校,不但得不到讚賞,反而因為彼此看法不一樣,而受到排擠,更因為職場上存在著利益的關係,越努力也只是把自己消耗盡了而已,這樣的反差令他一直以來堅持的信念霎時崩潰,就連一直對他這樣說的父母都不幫他,令他不知道該如何生存下去了。
03健康的家庭,健康的愛
事實上每個人都應該衡量自己的能力,不要過度勉強自己,才是實際又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就在於「過度」兩個字,在小孩的心裏是渴望著父母能夠無條件地愛她,而非因為成績好才愛她,父母的「教育過度了」;而在孩子長大後,他不自覺的努力越令他失去了自我,他的「努力過度了」;我們應當適時審視自己,才能適時把自己調歸到正軌上,才不會盲目地自以為是,以為是為了孩子好,卻實則是害了孩子啊。
而現在,要解除這樣的情結困境,一般人會企圖把它忘記,把它消滅掉,誤以為不去想這件事,它就不存在了,但其實這是錯誤的,情結是有你的個人意義在裏面的,消滅它就等於否定你的人生,所以我們應當是盡快面對自己的情結,並認知到這樣的價值觀其實是自己太過拘泥的偏差結果,然後第二步,就是必須接受父母就是導致你產生情結的這個事實,這樣,你才能夠從情結中解放開來,重新接受你自己,重新接受你的父母,家才會變得更健康。
但如果你對此看法抱有反抗的態度,或不認為有情結存在的話,那麼總有一天,你的精神狀態恐怕會日漸崩潰,成為一個引發心病的導火線。
04
結語
情結是一種由潛意識所產生的情感,是在你成長的經歷中,人生的經驗中發展出來的一種不受意識控制拘泥的表現,可能很多沒有看這一篇文章的人包括你,都沒有發現到自己一直以來的行為是與情結有關,說不出來理由,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而且不能改變。其實,只要你覺察到你的情結所在並接受它,你的人生就會因此而有所不一樣,這就是潛意識的美妙所在,就正如我之前說過的:「只要你看見潛意識並靠近它,說不定它會握住你的手,帶你逃離這一座累人的迷宮呢。」
下面有一份免費的心理課堂,若你有頭痛,胸悶,失眠,情緒低落等亞健康症狀,歡迎點此登記領取,教你如何用心理學回復身心健康,額滿即止。
我是因心心理諮詢師Candy,願你的人生也是甜甜的。
留言
發佈留言